在科技风起云涌的今天,哪个国家能走在科研最前沿,就能引领世界潮流。而那些甘守寂寞、埋头苦干,为科研事业无私奉献的科学家们,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才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的楷模。
叶培建:敢为人先,勇于创新
他是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从事空间技术研究50余年,为我国月球探测事业和卫星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19年9月30日,叶培建院士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小行星以叶培建的名字命名。叶培建称,其实在命名这颗小行星之前,他和团队已在开展小行星的研究工作。
“我们去了月球,去火星也布局了,下一步去哪儿?”“下一步去小行星。”中国航天人探索未知宇宙的征途从未止步。叶培建也给自己定了“小指标”,“中国的航天员能不能去小行星和火星对我来讲是个未知数,但我相信,我一定能够看到中国航天员去月球。我一定要做好工作,让更多的人能去,而且能去到更远的地方。”
袁隆平:要做一粒好種子
他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在谈及成功的“秘诀”时,袁隆平用八个字概括:“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知识就是力量,是创新的基础,同学们要打好基础,开阔视野,掌握最新发展动态;汗水意味着要能吃苦,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和苦干;灵感就是思想火花,是知识、经验、思索和追求综合在一起升华的产物;机遇就是要做一名‘有心人’,要学会用哲学的思维看问题,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坚持做到这几点,才能突破障碍,实现梦想。”
陆朝阳:量子界的“魔法师”
他是80后博导,我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的主持构建人,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他不断开拓量子光学前沿,与同事们实现了单光子多自由度和高维度的量子隐形传态,为复杂量子系统的完整态传输和高效量子网络奠定了科学基础。
在2021年举办的“强国青年科学家”活动中,陆朝阳获得如下评价:“少年如朝阳,环光弄九章,确立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第一方阵地位;计纠缠之算,悟量子之梦,开拓量子光学前沿、刷新光量子信息技术高度。量子的确定与不确定之间,是他,以平凡之躯,立非凡之功。”
(本报编辑部)
猜你喜欢
袁隆平小行星朝阳
NASA宣布成功撞击小行星军事文摘(2022年24期)2023-01-05 03:38:22我国发现2022年首颗近地小行星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英语文摘(2021年8期)2021-11-02 07:17:50美是童年朝阳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8期)2021-10-20 06:08:32迎朝阳科教新报(2021年22期)2021-07-21 15:09:05阮春黎 迎着朝阳,一直跑海峡姐妹(2020年11期)2021-01-18 06:16:04“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少先队活动(2020年10期)2020-10-28 07:51:10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56不许耍赖小雪花·成长指南(2018年2期)2018-03-16 17:57:11小行星:往左走太空探索(2016年1期)2016-07-12 09:55:54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22年1期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的其它文章我的好朋友巧用对比,提升作文吸引力我不该这样忽视用梦想书写生命的精彩信仰的力量等